設計工具
記憶體

充分發揮資料的價值:AMD EPYC 7002 和美光的快速 3200 MT/s DDR4

Eric Caward | 2019 年 8 月

我們生活在資料的世界。2019 年創造的資料將超過人類過去創造的所有資料的總和。令人興奮的是,2020 年以及之後的年份也將如此。然而,隨著資料的指數級增長,挑戰也隨之而來,因為我們需要的不是原始資料,而是資訊。資訊是經過整理、有價值的資料。企業必須找到有效的方法,既能高效地將資料轉化為資訊,又能應對指數級增長的龐大資料集帶來的挑戰。

AMD 已推出次世代處理器產品,旨在大幅提高效能和可擴充性。AMD EPYC™ 7002 世代處理器提供多達 64 個核心。此外,Micron® 針對資料中心推出首款 64GB 3200 MT/s RDIMM (MTA36ASF8G72PZ-3G2B2),以滿足全新 EPYC™ 7002 世代處理器在工作負載和應用潛力方面的需求提升。全新暫存器記憶體模組不僅速度更快,而且由於採用 16Gb 晶粒打造,容量是上一代 RDIMM 的兩倍。隨著這種超高速基礎架構在市場上的推廣,我們對此有何期待? 我們來看看推動資料向資訊轉化的兩大趨勢及其對記憶體和儲存裝置技術創新的影響。

3200 RDIMM 美光的 64GB 3200 MT/s RDIMM 已準備好最大限度地利用您的 AMD EPYC 7002

深度神經網絡(人工智慧):由於運算硬體的進步、新算法的最佳化以及分析資料的龐大規模,資料中心正在爭先恐後部署深度神經網絡。在處理資料時,必須將資料存放在快速記憶體中,以實現高效運算。美光 64GB 3200 MT/s RDIMM 就是這樣一款快速記憶體。此外,它的容量是相同配置的兩倍,由於其反覆性質,在訓練神經網絡方面極具價值。如果將待分析的非結構化資料作為資料湖儲存在固態硬碟上,例如能以適當的價格提供 50 TB 讀取密集型工作負載所需速度的美光 5210 QLC SSD,則可以更高效地存取這些資料。旋轉介質硬碟只有數百 IOP,而我們的 QLC 5210 SSD 有數萬 IOP。

混合雲端: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雲端運算的規模經濟效益,許多企業部署了混合雲端模式。混合雲端被定義為內部部署和外部部署,並共同用於最佳化企業的資料中心,同時遵守法規限制,避免企業的全部資料都使用公共雲端。與任何雲端部署一樣,彈性運算是有效使用伺服器硬體的工具,而彈性運算有賴於快速記憶體和快速儲存裝置。搭載 NVMe 的美光 9300 高效能 SSD 可提供最快的資料中心和雲端儲存空間——循序讀取和寫入速度達 3.5 GB/s。

美光 9300 SSD 是 AMD 為 EPYC 7002 媒體測試套件和用戶端樣品套件選擇的快閃記憶體,因此我們預計會有很多人研究這款硬碟的高效和快速儲存利用率。

一名拿著筆記型電腦的男子正在看著一排資料伺服器。

大局觀:處理和管理日益增長的資料集,正在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力地推動處理器核心數的爆炸式增長。AMD EPYC 7002 世代處理器是業界應對這一挑戰的解決方案,其核心數 (64) 和執行緒數 (128) 是 AMD 上一代 EPYC™ 7001 系列處理器的兩倍。核心數加倍可加速整合,徹底實現虛擬化和容器化,將資料中心的效率推向新的高度。您是否正在研究下一代處理器? 要充分利用 EPYC™ 7002 世代處理器的運算能力,您需要使用快速記憶體(如我們最新發佈的 64GB 3200 MT/s MTA36ASF8G72PZ-3G2B2 RDIMM)和快速儲存裝置(如美光 9300 NVMe SSD)為其提供支援。

美光的 3200 MT/s MTA36ASF8G72PZ-3G2B2 RDIMM 和搭載 NVMe 的美光 9300 SSD 與 AMD 的 EPYC™ 7002 世代處理器一起,正在為現在和未來的資料中心提供支援!

更多資訊:我們將提供關於令人振奮的 AMD EPYC 7002 世代處理器的更多資訊。請透過以下連結,在社交媒體網站上關注我們,隨時掌握美光的最新動態。

Sr. Manager, Product Marketing

Eric Caward

Eric Caward is Business Development Manager for Micron’s Compute and Networking Business Unit.  Eric leverages 19 years of memory system expertise to lead strategy development in the Data Center segment with a focus on enabling solutions for hyperscale customers. Before moving to his current role, Eric spent 15 years in the Systems Compatibility Group where he was a Systems Engineer working on memory qualifications, failure analysis, and system performance analysis.